一邊一國 事實勝於雄辯

吳明基◎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總會會長

陳水扁總統日前在世界台灣同鄉聯合會所發表的言論,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而學識能力深受美國學者及官員讚賞的陸委會主委蔡英文,也特地赴美,解釋台灣的立場,以避免美國友人對陳總統的誤解,影響目前相當穩健的台美關係。

事實上,陳水扁總統所表示的這幾點言論,僅僅是在陳述現今兩岸各自分治,互不隸屬的事實。因為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今天台灣人民去中國時,必須持所謂的台胞證;因為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台灣人民今天才能自由地選出代表台灣人民的總統或是各層級的民意代表,而不像中國人民一樣活在共產極權制度之下;因為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台灣人民出國時,說的是I am from Taiwan,而不是I am from China。

陳總統所表示的人民自決權,既是普世價值,也為國際法及聯合國所認可每一個世界公民都應享有的權利,更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現今世界上眾多國家,以及最近的東帝汶獨立建國的基本準則。即使如此,稍有國際關係常識的人士都知道,人民自決,不等於獨立;過去魁北克也曾就其定位舉行過公投,但是最後結果是魁北克人民選擇繼續為加拿大一省,而不是獨立成一個新國家。人民自決是民主制度的最高展現,人民自決的精髓在於每一位人民都握有影響國家前途的權力,不分貧富,性別及地位。台灣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每一位公民一樣,都享有同等決定自己國家前途的權利。自行否定台灣人民自決權,就好像自己承認台灣人民不如其他國家人民,不配享有這個基本人權。

不僅如此,陳總統言論中所表達的涵意與事實,美國各界早已有國會議員或學者替台灣政府先行發聲過了。早在一九九九年十月中時,美國便有十多位眾議員引進第一六六號決議案,此決議案有三項決定,第一、美國應讚揚台灣人民過去多年來爭取民主的努力,使台灣今日成為一民主國家的事實;第二、如果屆時台灣人民透過公投等民主程序決定宣佈獨立,美國應支持台灣人民的決定;第三、在這之間,美國應立即採取反映台海現狀為兩個不同國家的「一中一台」政策。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黨鞭狄雷(Tom DeLay, R-TX) 也在同年表示有必要就美國的「一中政策」舉行聽證會,以瞭解在冷戰時期所訂定的「一中政策」是否仍在今日適用,仍然真實反應美中台三角關係。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何漢理教授(Harry Harding) 也在同年年底一場演講中表示,一中政策,也許不再應該是美國的政策,而可以被視作為眾多選擇中的一種(One China, One Option);因為美國的「一中政策」聽起來與中國的「一中原則」太相似,這樣地相似是很危險而且很容易被誤解的。而頗具權威性,並為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資深成員的赫姆斯參議員(Jesse Helms, R-NC) 也在二○○○年四月中提出呼籲,「美國身為一革命而來的國家,沒有理由替台灣人民先行否決他們(獨立)的選擇」。美國國會台灣連線共同主席夏波眾議員(Steve Chabot, R-OH) 則在六月中接受FAPA訪問時表示他對「一中一台」政策的支持,夏波議員認為雖然要改變一中政策極富挑戰性,但是只要我們站在正確的一方,我們終將成功。

至於台灣前途必須由台灣人民自行決定一議題,美國國會早在二○○○年起每年均有眾議員引進這樣的決議案。今年參議院也首次加入眾議院的行列,兩院分別引進第一二三號與第二二一號決議案,決議案中表示台灣前途應該在不受威脅,恐嚇及外力介入情況下,透過民主的機制例如公民投票,和平解決,並須獲得台灣人民的同意。陳水扁總統八月三日的談話,與參眾兩院這個決議案遙遙呼應。

「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陳水扁總統只是勇於說出台海現狀罷了;「台灣人民有權透過公投決定自己的前途」,陳水扁總統只是要給台灣人民一個原本就屬於他們做為世界公民的基本人權罷了。